计划生育期间有个词叫“优生优育”,在我繁育猫咪时,它总是出现在脑海。
我在知乎上写过一些内容,有人评论说,“你爸你妈丑所以你就不该出现吗?”
所以是不是猫也可以随意生育呢?我觉得不是。宠物猫依赖人去生活,而好的宠物猫一生能得到更多的爱,培育出来好的宠物猫不仅是繁育的职责,更有其背后的缘故。
偶尔有些人来问我关于繁育的事情,其实繁育并不难,以下几个问题注意防范就好:
1)健康层面会遇到的问题
首先,如果你想繁育布偶猫。
1.父母的基因检测是最基本的;
2.需要去医院再查心脏问题的,有拍片子&试纸类检测方式2种;
3.猫身上会带冠状病毒、疱疹病毒、带状病毒,部分是终身携带但不会表现出来,而部分是爆发出来,如果大猫已经爆发出来,那么尽量别再用于繁育,后代会很容易受其影响。
这三个是最基本的点。
目前1的基因检测多是用道格凯特,但是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检测出来有问题;
但是2的医院检查,拍片子说有问题的,试纸类检测却是没问题;
至于3的病毒相关,出现过一只种猫毁掉一窝、并且影响其他猫咪的情况。
繁育是群居环境,猫咪是独居动物。
繁育的密度和数量需要非常谨慎,防止猫咪之间相互传染。
因为如果一只猫出现问题,在坏的情况下,那么所在区域的其他猫,可能都会有影响,而常规情况下,猫咪的数量=繁育者的经济收入,所以就会出现明显的悖论,需要控制猫咪数量、也需要隔绝细菌环境。
只有在健康的前提下,我们才能谈后续的所有。
所以如果你想要做繁育,务必先让自己的种猫绝对健康。
如果你的上家隐瞒了这只猫的疾病,低价不绝育售出这只猫,让你进行繁育,就会非常麻烦。绝育猫咪,是抑制蝴蝶效应的最好方式。
2)长相层面会遇到的问题
猫+猫=小猫
好看的猫+好看的猫≠好看的小猫
繁育最重要的点是基因的稳定性,稳定的生出好看的小猫,整窝都很棒的小猫,才能被称之为繁育。随意的拿两个猫在一起配种,却忽视了其基因的稳定性,可能会得到完全不如父母的小猫。
种公的决定作用占比60%及以上。
高质量的种公是猫舍最为重要的投资。
有200万以上量级的猫舍前辈曾经说过,8万以上投资公猫,8万以下投资母猫,是繁育猫咪的一个很重要的借鉴经验。
如果你想要繁育布偶猫,且是双色布偶猫,
则种公种母的父母必须都是双色,
且种公种母的兄弟姐妹都是稳定好看,
只有这样,他们两个的下一代才会有保障。
猫圈水太深的缘故就是这只猫的具体情况可能你根本不知道。
他的父母是不是他的父母,他的兄弟姐妹是不是他的兄弟姐妹,
绝对存在乱用猫咪照片,以及混着其他窝次打包卖一窝的情况。
繁育≠繁衍。
繁育的背后有进化、发展的意思。
在接触布偶猫舍的这两三年时间,我能明确看到猫咪的脸版、审美在变化,猫咪的三六九等分级太过于明显,只要你想去不断改善你的血线、你的脸版,你就会需要不断的买猫、换猫,的确猫舍有些猫几万卖出看起来很贵,但是某些层面,他们换猫的钱,十几万、二十几万出。
一个猫舍是不是好猫舍,我觉得
没有投到五十万以上,没有做个三年以上,都还成不了型。
猫咪的周期按照年为单位,一年一次迭代,三年以上不过才迭代了三次而已。
所以如果你做猫舍,也希望做好持久准备。
3)证书从来不是关键
虽然目前行业上来说,正经猫舍出繁育权也是要出给猫舍。
但说实话,猫舍还不是人办的吗。
我一个人,是私人。
我一个人办了个证,就是猫舍。
起到决定作用的是证吗?
驾驶证拿到手,需要培训需要练习,
猫舍证书拿到手,只需交钱就可以。
这样的证书真的能改变什么吗?没有提前的教育,没有规范化的学习,其实有没有证书我不觉得是能不能繁育的关键点。
繁育的关键点,
在于你的上家能否为你把控,这只猫能不能繁育。
在于你买的猫能不能繁育。
如果有一个好的上家,什么都简单很多,
如果没一个好的上家,那么就需要你花更多的时间、金钱去试错,
时间一去不复返,
现在的布偶猫繁育市场不同两年前,
两年后的可能也不同于现在,
时间成本并不比金钱成本少。
4)猫舍定位问题
我觉得每个猫舍都应该找准自己的定位,到底是toC,还是toB。
C端要的猫是健康的性价比高的小猫,他们对繁育相关的理解认知能力很弱,此外,也无法准确的辨别这个猫是好还是坏。
我们家有很多我觉得“垃圾”的小猫,家长也会觉得很好看。
B端要的猫是适合繁育的、利于生出更好后代的猫,需要明确的扎根在繁育这个层面的人,才能够提供更多优秀的猫咪。
如果只是想着骗骗小白,说实话,拿一波快钱的意义真不大。
我觉得我做猫舍到现在还没有倒闭的缘故有二:
其一我有主业,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其二我有定位,对宠物级别控价6K;
当然其一估计占比90%,
不过其二也帮了很大忙。
其实对大部分人(包括我)来说,一开始做猫舍,所能接触到的多是:
①高额放繁育权
②常规价所有猫都不绝育
很少能找到又便宜猫咪质量也能保证的。
而新手猫舍,的确没有那么多的预算去买高价种猫, 因此多是买私人生出来的猫孩子,然后再生孩子,所以学费交得很厉害。算是必走之路吧。
整体而言,走到今天。
如果有对宠物行业感兴趣的,我的建议是:
注重猫咪用品市场,而非繁育市场,用品市场的可能性、机会点远比繁育市场大,且没有心理压力、道德压力。
------
养好一只猫,做好一件事。
版权归属知乎@早稻 专栏 | 养好一只猫 FORA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