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热点 » 正文

中国首头人工繁育二代江豚满两周岁!每天要吃4公斤小鱼

来源:undefined 02023-09-18 18:54:44

中国全人工环境中首次成功繁育并存活的第二代长江江豚“YYc”,如今已满两周岁。在13日为其举办的征名活动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介绍了“YYc”最新情况。“幼豚出生后,要经历出水呼吸、母子关系建立、母乳喂养等关键环节。”郝玉江表示,两岁以前是幼豚存活脆弱期,也是关键期。“YYc”的成功繁育并

标签: sdf

中国全人工环境中首次成功繁育并存活的第二代长江江豚“YYc”,如今已满两周岁。在13日为其举办的征名活动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郝玉江介绍了“YYc”最新情况。

“幼豚出生后,要经历出水呼吸、母子关系建立、母乳喂养等关键环节。”郝玉江表示,两岁以前是幼豚存活脆弱期,也是关键期。“YYc”的成功繁育并存活,标志着长江江豚人工饲养繁育研究进入新阶段。

“YYc”是一头雄性江豚,出生于2020年6月3日。其妈妈是2009年从江西鄱阳湖迁入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的“洋洋”;爸爸“淘淘”2005年出生于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是世界上第一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

“YYc”的饲养员邓正宇介绍,“YYc”出生后,与“洋洋”顺利建立母子关系。“洋洋”奶水充足,为“YYc”提供了丰富营养。今年年初测量显示,“YYc”体长1.3米,体重140斤,是白鱀豚馆最胖的江豚。如今,2岁4个月的“YYc”爱玩、爱闹、爱撒娇、黏人,每天要吃4公斤小鱼。

郝玉江介绍,中科院水生所自1996年开始尝试长江江豚人工饲养繁育,现已构建起人工环境中成熟的饲养繁殖技术体系。目前,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饲养着7头长江江豚,其中4头是在人工环境下繁育,包括两头二代江豚。除“YYc”外,另一头是出生于今年6月的雌性江豚“F9C22”。

郝玉江表示,通过26年人工饲养繁育研究,科研人员已摸清江豚生物学特征、繁殖生理学及规律。接下来,将继续深入开展精子生物学、排卵监测、人工授精技术等研究,更加全面系统掌握江豚繁育生存机制,为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长江江豚是中国特有珍稀淡水鲸类动物。2017年科考结果显示,其种群数量约1012头,状况极度濒危。

来源 | 中新网 人民网编辑 | 王拓责编 | 梁雪昕审核 | 姜龙统筹 | 赵宇监制 | 欣莉广告招商电话 | 0451-82898888

点亮在看↓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本站网管,谢谢。

热门推荐

民族意识觉醒——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来源:undefined作者:147小编09/26 10:40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