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焦点 » 正文

9只幼崽降生,内蒙古大青山野放麋鹿种群成功繁衍

来源:undefined 02023-09-18 13:30:13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澎湃新闻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日前,9只麋鹿幼崽陆续在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降生,这是我国首次在蒙古高原南缘的华北区与蒙新区过渡带建立野生麋鹿种群成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大青山野化放归麋鹿种群成功繁衍的第一代。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新生麋鹿幼崽自2019年开始,

标签: sdf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澎湃新闻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日前,9只麋鹿幼崽陆续在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降生,这是我国首次在蒙古高原南缘的华北区与蒙新区过渡带建立野生麋鹿种群成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大青山野化放归麋鹿种群成功繁衍的第一代。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新生麋鹿幼崽 

自2019年开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启动实施麋鹿种群扩散与扩大放归项目,旨在探寻更多合适区域进行野化放归,争取建立更多独立的麋鹿野生种群。2021年9月,来自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和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27只麋鹿,被顺利放归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归实施以来,各有关单位及科研人员利用北斗卫星定位项圈,密切跟踪监测,实时掌握野放麋鹿种群的健康状况。

结果显示,麋鹿种群在新环境下安全度过了秋冬季和春季,已初步适应高寒气候环境并已成功繁衍子代,标志着麋鹿放归取得阶段性成功。

实践证明,积极发展人工繁育种群并科学开展野外种群重建,是恢复保护濒危物种的有效途径。麋鹿是我国自然分布的物种,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曾一度在野外消失,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人工繁育种群不断壮大,并重建了野外种群,成为全球野生动物保护领域野外种群恢复的成功典范。据统计,我国现存麋鹿种群数量近10000头。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保护着以边缘物种群落为代表的山地森林和珍稀濒危物种。第一代大青山麋鹿种群繁衍成功,不仅丰富了内蒙古的生物多样性,更进一步印证内蒙古生态环境的优势及绿色发展潜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本站网管,谢谢。

热门推荐

反帝反封建

来源:undefined作者:147小编09/26 09:39

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