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观点 » 正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来源:undefined 02023-09-18 09:10:14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1观潮——语文园地1)一、单元解读: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观潮》写钱塘潮这一“天下奇观”,在潮来潮去中展现了-幅幅雄奇多姿的画卷;《走月亮》写“我”和阿妈在秋夜月光下散步的所见所想,展现出一幅幅乡村静谧、清幽的

标签: sdf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1观潮——语文园地1)

一、单元解读:

本单元以“自然之美”为主题,编排了《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观潮》写钱塘潮这一“天下奇观”,在潮来潮去中展现了-幅幅雄奇多姿的画卷;《走月亮》写“我”和阿妈在秋夜月光下散步的所见所想,展现出一幅幅乡村静谧、清幽的夜景图;现代诗《秋晚的江上》描绘了倦鸟归巢和红霞满天的美景,《化牛歌》描绘了草地里悠然自得的花牛;《繁星》描绘了作者眼中三个不同时期、不同地方的满天繁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场景,帮助读者对文本进行理解,感受文字之美和情境之美。学生对“边读边想象画面”并不陌生,本单元是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强化对“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能力的培养:《观潮》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感受钱塘江潮的特点。不仅可以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还可以想象描写的声音。《走月亮》引导学生根据文中的语句想象画面,还可以想象文中描写的气味,让画面更加丰富。略读课文《现代诗二首》启发学生借助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略读课文《繁星》让学生“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继续强化单元的语文要素。“交流平台”提示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时,不仅要能“看”到样子,还要能“听”到声音,“闻”到味道,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品味文字,想象画面。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理由”。教材以分享和推荐的方式,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好地方,旨在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他们从本单元“自然之美”的学习走向生活实际,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真切感受。

二、新课标对本单元教学要求

《观潮》

1.认识“盐、屹"等12个生字,会写“潮、据”等15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

4.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

5.读诗歌《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走月亮》

1.认识“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字,会写“柔和、鹅卵石”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

3.能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和同学交流印象最深刻的。积累优美生动的句子。

4.能仿照课文第6自然段,写自己经历过的某个月下情景。

《现代诗二首》

1.认识“巢、苇”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说出诗中描绘的最物和画面,感受秋晚的美景、花牛的悠闲。

《繁星》

1.认识“昧、坠”等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

3.能说出自己看夜晚繁星的感受。

《口语交际》

1.积极参与话题交流,选出十项保护环境简单易行的做法。

2.能围绕话题发表看法,并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1.能把推荐的某个地方介绍清楚。

2.能把推荐的理由写充分。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总结边读边想象画血的方法,指导学生读文章时,调动多种感官,去想象文章中描写的样子、声音和味道,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编排了两组形容南音的四字词语,其中第一组形容声音大,第二组形容声音小或没有声音,旨在引导学生读词语想画面,让词语学习更加富有情境感。第二题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边列举了四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右边呈现了五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引导学生运用右边的一两个词语,描绘左边的一种事物。旨在让学生把某种事物的动态变化描绘清楚。

三、教学重难点

《观潮》

1.感受钱塘潮来时的神奇壮观,能够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

2.想象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怎样既生动又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雄奇景象的。

《走月亮》

1.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2.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现代诗二首》

1.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2.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繁星》

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的生活,对祖国和故乡的眷恋。

2.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的生活,对祖国和故乡的眷恋。

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

能够清楚明白地把这个地方的特点介绍给他人,体现其吸引人之处,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条理性。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

《语文园地》

1.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描写想象画面。

2.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利用插图,了解古诗大意。

3.借助拼音自主阅读,交流不会的问题。

四、教学建议

1.《观潮》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结合“资料袋”介绍一些关于钱塘江大潮的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让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奇”,围绕“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内容,理清课文大致层次。在此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和语段,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江潮的声音、样子,从而感受钱塘潮的奇特、壮观。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4自然段。

2.《走月亮》教学时,教师可相机介绍云南地区走月亮的风俗,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交流课文描写的哪些图景让自己印象深刻,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勾画优美生动的词句,联系生活,调动多种感官,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文中的月夜美景、浓浓亲情。最后,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把第4自然段背诵下来。

3.《现代诗二首》本课的教学,可依循教材顺序依次教学两首诗。教《秋晚的江上》时,可先让学的读诗歌,再找找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然后说说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最后边朗读边相会画面。《花牛歌》层次清晰,画面感强,教学时可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说说花牛不同的活动画面,再通过朗读把不同画面连起来进行整体想象,感受画面的动静变化。

4.《繁星》教学本课时,可先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再重点关注文中描写星空的语句,根据这些语句想象繁星满天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描述下看过的繁星,并说说当时的感受。

5.本次口语交际涉及环境问题,这个话题可以很大,但教材侧重引导学生关注的是“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保护环境简单易行的做法”。这样的定位既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年段特点,也让本次口语交际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在-起。因此,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环境问题时,可引导他们重点关注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课中交流时,引导他们重点交流实际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以及有针对性的改进环境问题的做法。最后,可引导学生根据提出的十条保护环境小建议,想想适合张贴在哪里的布告栏里。让本次口语交际的过程自始至终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参与感。

6.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学生推荐一个好地方,让学生明白这个“好地方”可以有很多选择,可以是某个景点,也可以是某个角落;可以是某个娱乐场所,也可以是某个学习场所。教材还用一个省略号,表示“好地方”还可以有很多很多,旨在打开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交流与分享的兴趣。

7.本单元语文园地。

“书写提示”用《观潮》中的一段话作为书写示范,指导学生书写时,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心线上,保持水平,字距要差不多,并提醒学生端正写字态度,养成提笔就练字的好习惯。这是在三年级把单个字写规范、美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把--段话写工整、美观。“日积月累”安排了唐代诗人王维的五言绝句《鹿柴》,要求学生积累背诵。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山深林密的幽静景色,渲染出一种清冷空寂的意境。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六、课时分配

《观潮》2课时

《走月亮》2课时

《现代诗二首》1课时

《繁星》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本站网管,谢谢。

热门推荐

83年,17岁少年使用穿墙术盗走38件文物,专家:损失超10亿

来源:undefined作者:147小编09/26 10:39

合作